2020 官网升级中!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
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

佰傲谷:【佰家言】博锐生物王海彬:沉淀、创新,信而有征地解决临床需求

发布日期:2022-01-14

浏览次数:34

  

8-1.jpg

  

本期“佰家”简介:

  

王海彬,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系微生物学,获学士学位;继后获得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化工硕士学位,浙江大学药物分析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微生物技术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开发工作。

  

1991年加入原海门制药厂(现海正药业),曾担任高级副总裁,现任浙江博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裁兼董事。拥有30多年药物开发、CMC、注册、商业化管理和丰富运营经验的她,已领导团队成功开发近30个品种,超过10个已进入临床的项目以及4个已商业化的产品。

  

采访整理丨Snow

  

编者语

  

2011年,首款国产创新药上市,中国创新药迈出破时代的第一步。

  

2015年,中国药政改革,顶层监管日趋严格,国内创新药发展开启新纪元。

  

2018年,港交所改革上市规则,国内创新药盎然发展,步入黄金时代。

  

2022年的今天,我国创新药已由慢跟随成功过渡到快跟随阶段,并聚焦发力于原始创新。

  

回望过去的十年,我国创新药在跌跌撞撞中快速奔跑,迎来多款国产产品登场,为患者带来福音。采访中王海彬博士表示:“新药研发虽然九死一生,并不容易,它需要时间的沉淀、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持之以恒的投入,还要承担许多未知的风险,但做成药后的成就感、荣誉感难以言喻。当产品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时,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刻。”我想,这也是所有做药人最自豪的时刻,也是他们一路向前最原始的动力,毕竟创新不是吹泡泡,需要切实落实到解决临床需求中去。我国创新药的未来将因为这样一群做药科学家,而值得憧憬。

  

佰傲谷Biovalley:王海彬博士(以下简称“王博”),我们知道您在生物药立项、工艺开发、中试和商业化放大上,经验丰富,已领导团队成功开发数十个品种,在这个过程中,您觉得优秀的挑战在哪个环节,您是如何克服的?

  

王博:在整个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是要明确做生物类似药还是做生物创新药,它们的难点是大相径庭的。如果做生物类似药,它优秀的难点在CMC,对博锐生物而言,已经有3款生物类似药产品上市,在后端的CMC具备非常好的积累;对生物创新药而言,优秀的挑战是在立项,从患者获益为出发,需要方方面面的考虑,尤其是靶点的选择方面。靶点选择涉及到包括转化医学在内的许多基础研究。如何选择好的靶点,包括它的成药性、在临床上是否能够得到验证等,都需要我们对靶点有非常深的生物学的理解,以及在临床上的合理设计。

  

佰傲谷Biovalley:作为生物药的领军人物,您带着团队研发出一种又一种新药,什么时刻您最有成就感?

  

王博:博锐有一个“四有文化”,其中的第一个“有”叫做“有情怀”,我想作为制药人,当药品在临床期间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或药品上市以后听到医生和患者提起“你们的药治愈了哪个患者,延续了哪个患者的生命,或者是改善了他的生活质量。”这些时候是最有成就感的。

  

佰傲谷Biovalley:我们知道,博锐生物和恩沐生物合作的BR110是全球首个抗CD3/CD19/CD20三抗产品,有望成为同类产品中第一个上市的国产产品,可就该产品的优势和研究进展做些分享吗?

  

王博:去年我们很荣幸与恩沐的团队达成合作,引进 BR110在大中华区的独家临床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BR110是以CD3、CD19和CD20为靶点的同类首创T细胞 Engager三特异性抗体。CD19和CD20都是淋巴瘤中经过验证的成熟靶点,CD3双抗和CAR-T都取得了优异的临床数据。所以BR110三抗在设计上相当于整合了2:1双抗的优势和CD19/CD20双靶点的协同效应,有望成为同类最优药物。另外,针对淋巴瘤耐药和复发,BR110可有效地解决其他单一靶向疗法因靶点丢失或下调导致耐药或复发问题。在血液瘤领域,BR110是一款极具潜力的产品,有望成为Best in class和First in class的品种,虽然距离上市还有一段距离,但我们希望在临床中可以得到证实。

  

佰傲谷Biovalley:我们了解到,博锐生物作为免疫领域的龙头企业,正在积极丰富研发管线,以临床需求出发,打造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可就具体的研发策略和商业化布局,做简单分享吗?

  

王博:谈及生物药,众所周知主要聚焦在三大领域,肿瘤、自身免疫和糖尿病,国外都是千亿美金以上的市场。回归国内市场,说到肿瘤大家会提恒瑞,说到糖尿病大家会说甘李,免疫领域大家虽然都在布局,但还没有代表性的企业。近年来,博锐生物在免疫赛道进行持续且强有力的研发投入,同时也迎来了核心产品的突破性进展。

  

2021年,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商品名:安佰特®)、枸橼酸托法替布片(商品名:安舒正®)获批上市后,博锐生物进入“四安”时代。

  

2022年1月7日,博锐生物1类创新型生物制品泽贝妥单抗(商品名:安瑞昔®)用于治疗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间隔不到一周,1月12日,博锐生物1类新药BR105注射液临床申请获批;1月13日曲妥珠单抗(商品名:安瑞泽®)用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及HER2阳性转移性胃癌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博锐生物短期内多款产品的喜人进展,基于我们在免疫赛道多年的深耕积累,并在此基础上,以解决临床需求出发进行产品创新,研发有现实价值的产品。

  

佰傲谷Biovalley:除了自免领域,博锐生物在肿瘤领域的创新药布局也十分广泛,产品种类丰富,双抗、三抗皆有布局,那未来在选择合作伙伴方面,会有哪些考量?

  

王博:博锐生物在肿瘤免疫领域以细胞类型覆盖为靶点布局主线,以肿瘤微环境下的不同免疫细胞机制为产品布局策略,全方面打造多款肿瘤免疫管线。所以在合作伙伴上,早期阶段我们希望合作团队能对靶点有非常深的科学理解,靶点在推进时能否成药,包括在未来的临床整个策略的考量上,都要基于对靶点有足够多的理解;第二个就是平台,如果有更好的双抗平台、ADC的平台,包括有特别的Payload,我们也愿意有进一步的合作。商业化方面,博锐在自免领域已经有非常强的团队,肿瘤领域的团队也正在搭建中,如果有一些合适的团队,比如在某一些细分的肿瘤领域比较专业,我们可能也会寻找合作。

  

佰傲谷Biovalley:近两年,博锐生物全面转向抗体新药研发,抗体药物可以说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的重要研究成果,能简单聊聊,您对未来抗体药物的发展趋势有何看法吗?

  

王博:伴随创新发展的时代浪潮和抗体工程技术的发展,大家对抗体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如单抗,出现了很多二代抗体技术,如ADCC增强型抗体,半衰期优化的抗体,pH依赖型抗体等,所以单抗本身就有很多的技术发展。此外,就是双抗、三抗的平台,还有 ADC技术等,如何解决靶点成药性,以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这应该是抗体药研发最关键的考量点。技术平台是很重要,但它是不是能够真正解决临床需求、达到了安全有效的要求、与现有的SOC治疗方案相比,效果是否更优,这是作为制药人需要去思考的地方。

  

佰傲谷Biovalley:作为免疫领域的龙头企业,您认为博锐生物有什么优势?

  

王博:近些年,免疫领域蓬勃发展,博锐在产品管线上做了优化组合,在自身免疫领域,博锐生物以“四安”(安佰诺®、安健宁®、安佰特®、安舒正®)为产品主线覆盖风湿科、皮肤科、消化科等主要科室,可以提供给医生患者完整的产品包,满足不同患者的多样化的用药需求,或者同一患者差异化的用药需求。虽然博锐布局了多个TNFα抑制剂,但是产品之间的特性还是有显著差异的,像安佰特®主要用于IBD ,安健宁®则更多的用在风湿科。所以综合来讲,博锐拥有从CMC生产、商业化策略到学术推广等系统性的价值优势。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