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官网升级中!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
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

bioSeedin柏思荟:Biotech新锐加速,不断撬动商业和创新支点

发布日期:2023-05-23

浏览次数:18

前言

  

国球的“六边形战士”是马龙,Biotech的“六边形”新锐是博锐生物。

  

博锐生物意气风发又行稳致远。开年以来,博锐生物已有两款新药获批上市,产品矩阵已开启“六安”时代;不惧创新,拥抱新疗法,三抗、ADC也在囊中,产品管线未来可期。

  

01 两款新药获批 开启“六安”时代

  

3月3日,博锐生物宣布其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商品名:安瑞泽®)获批上市。5月17日,博锐生物宣布其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型治疗用生物制品泽贝妥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安瑞昔®)获批上市。

  

博锐生物目前已形成已安佰诺®(注射用重组人II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安健宁®(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安佰特®(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安舒正®(枸橼酸托法替布片)、安瑞泽®(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安瑞昔®(泽贝妥单抗注射液)为核心的“六安”时代。

  

安瑞泽入场瓜分曲妥珠单抗市场份额。

  

安瑞泽是国内第二个获批上市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已获批原研药赫赛汀的全部适应症。1期药代动力学研究和3期临床有效性对比研究均显示安瑞泽在有效性、安全性、药代动力学和免疫原性方面与原研药高度相似。

  

国内第一款上市的曲妥珠单抗生物类似药为复宏汉霖的汉曲优®(HLX02),获批适应症与原研药赫赛汀一致。根据复宏汉霖财报,汉曲优2022年销售收入17.31亿元,2023年第一季度收入为5.39亿元。

  

就目前已上市的三款药,在规格上,博锐生物选择了与复宏汉霖高级规格一样的150mg。在价格方面汉曲优在国内定价为1688元/瓶(150mg),赫赛汀的定价为5500元/瓶(440mg),在价格上,汉曲优略有优势。目前,安瑞泽还未公布售价。

  

此前,曲妥珠单抗市场基本由罗氏和复宏汉霖瓜分,但博锐生物或许会改变这一格局。

  

博锐生物布局了非常强势的商业化团队,已安健宁为例,2021年销售额合计约为4.6亿元,是目前国产阿达木单抗销售业绩十分理想的产品,若加持价格优势,安瑞泽在市场竞争力上不容小觑。

  

安瑞昔(泽贝妥单抗)攻擂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安瑞昔是首款国产CD20抗体1类新药,此前,国内上市的抗CD20单抗为罗氏的利妥昔单抗(美罗华),神州细胞的瑞帕妥单抗(安平希),罗氏的奥妥珠单抗(佳罗华)、诺华制药的奥法妥木单抗,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汉利康、信达生物的利妥昔单抗生物类似药达伯华。

  

美罗华已守擂26年,安瑞昔有望攻擂成功吗?

  

安瑞昔的临床3期研究,看到了很大的希望。

  


1.png


来源:中国临床试验中心

  

根据该临床结果显示,安瑞昔联合CHOP治疗DLBCL初治患者,在客观缓解率(ORR)上不差于R-CHOP(美罗华单抗+CHOP)方案,且在治疗结束时完全缓解(CR)率显著更高;在长期生存获益上,安瑞昔组的1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呈现出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趋势;在生发中心B细胞样和骨髓未受累两个亚型人群中,安瑞昔组的完全缓解率均显著更高,1年PFS和OS也有显著优于对照组的趋势。

  

安瑞昔同时也在布局其他适应症,目前聚焦于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已经处于二期临床阶段。

  

2.png


来源:中国临床试验中心

  

据悉,博锐生物的第七款药物托珠单抗注射液生物类似药(商品名:安佰欣)的上市申请在2月7日获CDE受理,“七安”时代指日可待。

  

02 拥抱创新疗法 手握三抗、ADC

  

博锐生物聚焦于自身免疫疾病和肿瘤免疫治疗领域,据官网显示,除6款已经上市的产品之外,仍有13条产品管线在研,药物类型涵盖单抗、双抗、三抗、ADC。

  

3.jpg

博锐生物产品管线(来源:博锐生物官网,根据小编查询细则,博锐生物并未将所有在研管线更新至官网)

  

在研ADC药物创新化布局LIV-1靶点。

  

5月23日,博锐生物LIV-1(ZIP6)ADC新药BRY812的临床试验申请获得NMPA受理,为国内首款,国际第二款获批的LIV-1 ADC,也是博锐生物首款申报临床的ADC新药。

  

BRY812通过CysLink™不可逆化学偶联平台和高度稳定的连接子,将靶向LIV-1的抗体与小分子毒素偶联。BRY812可识别肿瘤细胞表面的LIV-1,并与之结合,ADC-靶点复合物通过内吞作用进入肿瘤细胞溶酶体内,释放小分子毒素杀伤肿瘤细胞。

  

另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LIV-1 ADC为Seagen研发的SGN-LIV1A,抗体部分为 靶向LIV1的人源化IgG1单抗SLC39A6,Linker-payload为Seagen经典的mc-VC-MMAE,DAR值为4。

  

目前SGN-LIV1A共有三项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其一为评估SGN-LIV1A与K药联用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1/2期研究(NCT03310957),其二为SGN-LIV1A用于治疗9种实体瘤的临床2期研究(NCT04032704),其三为评估多种免疫组合疗法在转移性或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1/2期研究(NCT03424005)。

  

关于LIV-1(ZIP6)靶点,目前全球并没有上市药物,博锐生物差异化布局该靶点并顺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体现出了博锐生物强大的创新能力。

  

两款三抗,分别指向实体瘤和血液瘤。

  

BR110

  

BR110由恩沐生物开发,博锐生物引进,拥有在大      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的      临床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

  

BR110在2021年12月获批临床,能同时靶向T细胞表面的CD3以及肿瘤细胞上的两个不同的生物标记物CD20和CD19,通过拉近肿瘤细胞和T细胞的空间距离,激活T细胞,杀伤表达CD19和/或CD20的肿瘤细胞。

  

BR115

  

BR115也引进自恩沐生物,双方在2022年11月9日达成相关战略合作协议。

  

BR115是针对实体肿瘤的T细胞介导三特异抗体,基于恩沐生物的多功能抗体工程平台TRIAD构建,可同时靶向T细胞表面受体CD3和肿瘤相关抗原(TAA)的不同表位,具有更好的肿瘤特异性,同时可以更好地针对TAA突变引起的肿瘤逃逸。

  

03 海正药业:无奈之举...

  

博锐生物成立于2019年1月,前身为海正博锐,海正药业控股子公司。同年6月,海正药业将海正博锐挂牌出售,最终太盟(PAG)以38.28亿元摘牌,海正药业不再拥有控股权。

  

海正药业同时将利妥昔单抗(HS006)、英夫利昔单抗(HS626)、帕妥珠单抗(HS627)、托珠单抗(HS628)、地诺单抗(HS629)、HS636(抗PD-L1单抗)等资产转入海正博锐。

  

2021年1月,海正博锐更名博锐生物,股东海正药业增资2.1亿元(42%),太盟增资2.75亿元(55%),品瞻增资1500万元(3%)。

  

2022年12月29日,博锐生物宣布签署A轮战略融资,金额超15亿人民币,估值135亿元,太盟(PAG)占股45.4%,海正药业占股40.3%,Cliff Investment占股4.7%,品瞻占股2.9%,台州湾科创谷占股2.7%,台州国资占股2.2%,富阳至富占股1.8%。

  

海正药业在海正博锐重组时转入的资产,在当下看来不乏重磅产品:安瑞昔(HS006)已获批上市,HS627(适应症为乳腺癌)目前处于临床三期,HS636目前处于临床二期(博锐生物官网研发管线中未展示)…

  

海正药业此前出售海正博锐也是无奈之举,2018年海正总资产218.5亿,负债144.8亿,2018年的研发投入高达10.339亿,现实太骨感了。

  

博锐生物的表现着实亮眼,而海正药业想重新拥有博锐生物的控制权并非易事。不过从去年年底的A轮的战略融资后的股东结构来看,海正药业未来重新获得控制权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海正药业、台州湾科创谷、台州国资的股权总和已经和太盟相当了。

  

小结

  

博锐生物从生物类似药到原研新药,通过对外合作引进,自身创新研发,拥抱新兴疗法,差异化布局靶点、产品适应症,且成功实现六款产品上市,已然形成了一个极具活力与未来想象力的产品矩阵。

  

回到顶部